“使用膜下滴灌技術,每公頃就打了1.9萬斤玉米,單產比往年提高了50%以上?!狈N了185畝玉米的吉林省通榆縣農民曹學軍說。
曹學軍曾飽嘗“十年九旱”之苦。他說:“滴灌技術直接把水、肥送到莊稼根部,地里所有的活兒只要一次加膜就能完成,生長期降水雖然少,但一點兒都沒浪費,有了滴灌,年年都是好年景。”
降水少、蒸發(fā)大,位于吉林西部的通榆近十年年均有效降水值僅為253毫米,而豐水和缺水年份糧食產量差距達到40%。
“節(jié)水才能增糧”,2013年通榆的滴灌項目區(qū)面積為60萬畝,而到201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50萬畝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中國將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重大水利工程,今年擬安排中央預算內水利投資700多億元,支持引水調水、骨干水源、江河湖泊治理、高效節(jié)水灌溉等重點項目。各地要加強中小型水利項目建設,加快建成一批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。
一直以來,東北地區(qū)被視為中國糧食的“蓄水池”和“穩(wěn)壓器”。2013年東北地區(qū)的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的糧食總產達到2627.44億斤,其中,黑龍江糧食總產量居全國第一,吉林省位居第四。
“東北糧食主產區(qū)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,平均糧食商品率達70%以上?!敝袊Z食行業(yè)協(xié)會玉米分會副秘書長劉笑然說,“如今東北地區(qū)已經成為粳稻、玉米等商品糧的供應地,東北的糧食外調量占到全國的60%以上。”
59歲的周鳳江是吉林省前郭縣海勃日戈鎮(zhèn)浦會現代農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創(chuàng)始人,他將去年的豐收歸功于有效的灌溉?!昂献魃缈偣步洜I800公頃玉米,去年平均每公頃單產2.5萬斤。”“去年縣里推廣膜下滴灌技術,新打了40眼井,加上原有的28眼,灌溉足了,收成就好?!?/p>
像曹學軍和周鳳江一樣,東北農民嘗到了日臻完善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的“甜頭”?!凹质∞r田現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274萬畝,建成各類灌區(qū)4465處,有各類農田機電水井23.1萬眼。”吉林省水利廳農水局副局長趙春城說,“經過多年努力,吉林省已基本形成比較完整的蓄水、引水、提水、排水、供水、防洪相配套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,有力地確保了國家糧食安全?!?/p>
在黑龍江省,僅2012年就落實水利建設資金180億元,一年投資比“十五”投資總和還多50億元,農田抗災能力和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。同時,黑龍江省決定今年將投入36億元建設大中型灌區(qū),調整農業(yè)灌溉結構。
長春市長姜治瑩認為,中國糧食產銷格局已經發(fā)生了根本性變化,北方主產區(qū)貢獻度不斷提高。然而北方地區(qū)明顯缺水,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相當于全國的五分之二,水已經成為制約糧食增產的關鍵因素。“今后農田水利建設應向長春這樣的糧食核心主產區(qū)傾斜,有了水就有了糧?!?/p>
據了解,包含內蒙古在內的東北四省區(qū)現已開始實施節(jié)水增糧行動,總面積達3800萬畝,按照畝均投入1000元的標準,節(jié)水增糧行動總投入為380億元。據測算,節(jié)水增糧行動在東北地區(qū)至少能增產200億斤糧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