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“深海魚”只是“概念營銷”
科學概念中并沒有“深海魚”,奶制品和植物油市場也存在類似問題
最近,某品牌的一款零食“深海小魚”引發(fā)熱議,原因是投資者質疑該產品的原料鳀魚不屬于深海魚。品牌方回應,鳀魚是廣義上的“深海魚”,可這一解釋沒有得到專業(yè)人士認可。
魚類專家介紹,科學上并沒有“深海魚”的概念,而是根據魚所生活的海域環(huán)境,分為上層魚、中層魚、下層魚,“多少算‘深?!??是水下100米、1000米,還是3000米?科學上不這么分類。”具體到鳀魚,那是一種生活在中上層海域的小型魚,將其稱為“深海魚”并不妥當,“本來就沒有‘深海魚’,將鳀魚稱為‘深海小魚’,是商家的營銷手段?!?/p>
上海辟謠平臺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不僅“深海小魚”涉嫌“概念營銷”,市場上還有不少食品都與“概念營銷”相關,尤其是各種面向中老年人的產品,包括常見的奶制品、食用油等。遇到類似的宣傳,消費者記得擦亮眼睛。
海水魚比淡水魚更有營養(yǎng)?
從共性看,“概念營銷”產品往往以“營養(yǎng)價值高”為賣點,并強調能滿足特定人群的營養(yǎng)所需。
以海產品及相關制品為例,不少廠家會在產品介紹中表示其營養(yǎng)價值比淡水魚高,能夠滿足老人和孩子的需要;最常見的營養(yǎng)成分包括DHA、EPA等,商家稱它們是增強記憶、保護心血管的“好幫手”。
但專家提醒,魚類的營養(yǎng)價值與其生活在哪個海域沒有直接的聯(lián)系,不同的魚含有不同的營養(yǎng)成分,沒有統(tǒng)一的標準來衡量哪種魚更有營養(yǎng)。
中國科學技術協(xié)會更是將“海水魚比淡水魚更有營養(yǎng)”標注為謠言。這是因為研究分析結果顯示,淡水魚中的DHA和EPA含量并不比海水魚低。例如,淡水魚類鱸魚所含的DHA就比一些海魚還高,從售價看,鱸魚的性價比很高。
業(yè)內人士還提醒,“海產品更有營養(yǎng)”“海產品富含DHA、EPA”等誤解還帶熱了相關保健品,甚至有商家鼓吹吃了后能夠治療心血管疾病,消費者要格外當心這類言論。
小眾產品真有這么“神奇”?
近年來,水牛奶、牦牛奶、駱駝奶、羊奶等產品陸續(xù)出現(xiàn)在市場上,價格比牛奶高上一大截,賣點是“更有營養(yǎng)”“更易吸收”;在植物油市場,除了常見的大豆油、花生油、葵花籽油、玉米油等,還出現(xiàn)了牛油果油、紫蘇籽油、茶籽油等小眾油品,同樣售價不低??缮虾J邢N瘜δ讨破放c植物油的比較試驗顯示,這些小眾產品的營養(yǎng)并沒有那么“神奇”。
比如,奶制品的核心營養(yǎng)成分是蛋白質和鈣,可針對水牛奶、牦牛奶、駱駝奶、羊奶的試驗結果顯示,它們的蛋白質均值與普通牛奶相比,沒有特別突出之處;在鈣含量方面,總體水平也差不多,只有駱駝奶的鈣平均含量高一些,但售價是其他品類奶的好幾倍。試驗發(fā)現(xiàn),小眾奶的營養(yǎng)成分和普通牛奶差不多,主要差異在于口感和口味,有的濃稠,有的偏甜,有的偏咸。
至于食用油,比較試驗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不管是哪種油,主要成分都是脂肪,而且占比高達99.9%,其他營養(yǎng)物質占比極低。所以如果看到“某種食用油更有營養(yǎng)”的宣傳,基本可以判斷為“概念營銷”。如果一定要說不同植物油的差別,主要是它們的脂肪構成有差異,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一些,有的低一些。不過,即便是不飽和脂肪酸最低的稻米油,也在80%以上。所以,消費者不用刻意追求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。
來源:解放日報 作者:任翀
(責任編輯:沈曄)